跨境电子商务全方位进入新年代,用户对线下品牌的粘性总是比线上品牌更低,新用户没办法直接触及商品。加上平台上很多同质化的商品、类同的门店设计风格,使得门店之间的差异化并不明显,品牌传递价值变得愈发困难。
一家企业想要得到长线进步,树立用户口碑、传递品牌价值是必不可少的,独立站品牌出海成为新风口。
近年来,不少平台上经营的品牌卖家开始投身于DTC品牌独立站的建设,更进一步拓展品牌的影响力。平台和独立站的不同之处,建设品牌应该注意什么区别之处?


1、两者的经营管理模式
1.平台
平台:销售量=流量(关键词排名Ranking+广告)*实际转化的比例Review*客单价
平台流量的来源主要源于平台内的广告分流。此外,门店内买家的综合评分指数,可以帮助提高门店在平台内的关键词排名。
门店排名对销售量有十分直接的影响,也是尤为重要的。
虽然这样,但因80%的优质流量都被大企业占有,剩下的中小型卖家只能获得较弱的流量。
而且这类流量都是一次性的,不可以让用户产生复购。这是平台中小型卖家销售量增长的瓶颈。
2.独立站
独立站:销售量=流量(媒介*创意*人群)*实际转化的比例(CTR.CVR )*客单价*复购率
独立站更需要自主导流,通过各竞价索引擎与社交媒体等途径获得流量,可以通过分组广告测试导流的最好成效。
比如把控消耗较高的广告流量本钱。通过监测试打分组广告的实际转化的比例与拓客的本钱,卖家能以更高性价比地获得优质的流量。
同时,卖家可以逐步打造用户画像,知道买家的用户特点与更多兴趣标签,调整推广方法。
可以提升广告支出回报率与站内流量实际转化的比例,而且通过再推广广告,促进老用户的第三购买。
独立站的拓客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容易见到种类:
(1)搜索引擎:谷歌、bing、Yahoo等,即通过网站优化和百度竞价推广获得精准客源流量。
(2)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是独立站品牌商最常见的办法之一,可以使得品牌揭秘更广泛。
(3)其他途径:EDM邮件推广、博客推广、线下展会等等。


二.两者的差异
1.用户路径的差异
用户路径是门店与用户之间交互体验的主要场景,知道用户路径可以更好知道平台和独立站之间用户运营的差异。
1.1 平台用户路径为:进入网站页面-对比商品信息-对比商品价格-完成买卖。
平台用户可以在不同商店中进行不同方面的比较,他们追求的是相同种类型商品的综合性价比。
所以平台卖家总是通过价格角逐来获得用户关注,平台门店的流量总是以价格为导向。
1.2 独立站用户路径为:站外导流广告-知道品牌or商品信息-跳转进入网站页面-知道商品价格or活动-完成买卖。
用户更多的是通过媒介跳转到独立站,独立站之间并不共存展示的,相对而言,独立站更容易塑造品牌。
所以具备创意的网站愈加能吸引用户,独立站的流量总是以品牌为导向。
2. 商品的差异
即使是相同的商品,在两者的运营上也是不同的。从平台转型到独立站的卖家需要注意商品的需要做到差异性。
2.1 商品外形包装
独立站卖家需要将商品塑造到有新鲜创意性的感觉,比如设计新颖、颜值高、功能性强等。
商品包装需要精美,提高品牌感,在包装盒里面还能放入公司简介的小卡片或者引导用户关注社媒的账号,沉淀私有流量,为后续让用户进行到二次销售做筹备。
除此之外独立站卖家还能加上赠品,如此能够帮助卖家提升商品客单价,让用户感觉性价比更高。第二需要更新品素材,与平台做出不同。


2.2 素材的差异性
因为平台的用户更多地是需要性价比高的商品,所以在乎价格的原因占据较多。
而独立站卖家需要塑造的是一个品牌,尤其是对品牌有较高需要的用户人群。所以商品的素材筹备十分要紧,卖家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比如:
(1)商品主图:能突出商品功能及其场景的优质好看的图片。
(2)商品详情介绍页:除去精美的版面设计和详细的商品详细情况需要做到吸引用户目光以外,还要突出品牌的调性,通过视觉和文案成效突出品牌信息。
(3)商品文案:最大程度地突出品牌标识,尤其是商品的名字,如此做在推广层面能有效让用户记住你的网站。
2.3 商品的定价
无论是平台还是独立站卖家,商品的定价是电子商务卖家的核心工作,需要拟定好合适我们的定价方案才能在电子商务圈内崭露头角。
商品的定价可以从本钱、竞价开户多少钱、角逐对手等作为参考。
定价方案的计算方法:
本钱+期望的价值额=价格
综上所述,平台卖家要想通过独立站达成品牌出海,肯定抛弃固有些平台思维及经营模式,结合商品优势、市场优势找到精确定位。
从品牌理念、到品牌口碑,逐步达成品牌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