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boyuan@pingwest.com
2022 年底,内容创作者平台 Unity 宣布与应用商业化平台 ironSource 合并,达成了 Unity 愿景的要紧一环 —— 一站式完成实时 2D、3D 内容的创作、发行、运营和增长,在整个商品周期帮助开发者业务成功。
从 2004 年 David Helgason、Nicholas Francis、Joachim Ante 三个年轻小伙子在丹麦哥本哈根的地下室写下第一行代码开始,Unity 就以简单便捷的步骤获得各类游戏开发者的欢迎,这种利落的风格也奠定了 Unity 将来统治移动游戏市场的基础。现在,通过 Unity 制作的 Apps 每月全球下载量超越 40 亿,包含《王者荣耀》、《原神》、《永劫无间》等热卖;去年全球榜单排名前 1000 的手机游戏中,超越 70% 是用 Unity 制作的。
将移动广告圈的重拳玩家 ironSource 并入后,Unity 进一步加码了增长业务。而对中国的移动出海开发者而言,在如此一个角逐激烈、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怎么样达成可观又可持续的规模化拓客和商业化变现?
2023 ChinaJoy 大会前夕,品玩专访 Unity Grow 中国区总经理祁凯,以下为对谈实录——


|“2022 年全球下载量前 100 的游戏里,93% 都是 Unity Grow 的用户”
品玩:去年底 Unity 与 ironSource 合并的初衷是什么样的?合并的背景和缘由是什么?
答:ironSource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应用商业化平台,过去十几年一直致力于应用业务的增长,帮助开发者将出色的商品转化为成功的业务。Unity 在游戏行业更是家喻户晓,一个数据就能说明 —— 2022年,通过 Unity 制作的应用单月下载量就超越了 40 亿次。
合并的首要条件,第一是两家公司在商品和业务层面的互补性 —— 内购和广告是大部分手机游戏开发者选择的盈利方法。游戏玩家是投入度特别高的一批用户,但只有一小部分人(不到2%)在他们玩的游戏中进行内购。现阶段不少玩家和开发者慢慢同意了广告或以广告作为商业模式。所以大家对于这部分手机游戏开发者来讲优势特别明显。
第二,可以真的促成合并是什么原因大家的理念和一同愿景是基本一样的。大家都致力于通过商品和技术来消除创作者和开发者所面临的障碍,大家在游戏范围都有多年的经验,这类经验放在游戏以外的其他垂直范围也非常宝贵。
所以这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阶段,也是一个变革性的合并。对于大家来讲,就是为开发者创造更多的价值。无论他们处于开发周期的什么阶段,创作-运营-增长,他们所需的所有商品都可以在 Unity 这里一站式完成。
品玩:Unity Grow 现在都提供什么商品或解决方法,尤其是针对用户增长、游戏变现等方面能提供哪种支持?
答:Unity Grow提供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法,覆盖了游戏/应用的整个增长周期:从最开始提供吸量测试,帮助他们商品发行,到发行之后的广告变现、用户获得,并在每一个阶段提供实时数据和深度剖析。具体的譬如:
广告聚合平台:Unity LevelPlay,开发者商业化变现的最佳选择平台之一,囊括了几乎全球所有头部广告平台SDK广告互联网:Unity Ads + ironSource Ads + Tapjoy手机游戏发行平台:Supersonic,2022 年全球下载量最高的超休闲游戏发行商(Data.ai)应用推广平台:Luna,帮助游戏/应用在Apple Search Ads等30+途径提高广告投放成效手机广告解决方法:Aura,已接入超越 14 亿台设施

大家做过统计,2022年 Data.ai 全球下载量前 100 的游戏中,93% 都是 Unity Grow 的顾客。同时,大家的商品和服务也在国内市场深耕了近 10 年,国内很多出海开发者都和 Unity Grow 有合作。
品玩:即便我的应用没用到 Unity 引擎开发,也依旧可以用 Unity Grow 的服务对吗?
答:对,大家是面向所有手机端开发者,也不局限于游戏或非游戏。
品玩:不同规模的游戏开发者,他们可以选择不一样的策略,灵活性是比较高的吗?
答:是的,大家并非绑定需要要用所有服务。大家面向不同范围、不同规模的所有开发者,针对他们的需要提供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譬如中小独立开发者,前期资源或人手不够,只不过想好容易做一个商品,但没资源和经验发行,大家的 Supersonic 就能提供测试和发行。
面向商品和资源方面相对成熟的厂家,大家可以提供商业化、规模化拓客、应用推广、游戏设计等服务。譬如不少头部开发者都很看重客户体验,起初级会计师对应用内广告有顾虑,不期望为了广告收入导致用户流失,因小失大。那大家也会介绍Unity LevelPlay 聚合平台的Ad Quality工具,可以监控并预警不好的广告素材,确保品牌安全和客户体验,开发者可以兼顾收入与口碑。围绕合伙人的各种顾虑和需要,大家都会不断投入革新研发。
|“SLG、RPG 是红海品类,出海不必执着于 T1 市场”
品玩:面对国内外市场的角逐,一个成功的出海开发团队都有什么一同特质?一个成功的出海商品需要拥有什么要点?
答:现阶段游戏出海从营收层面看还是比较成功的。基于过去我一个人接触到的一些团队,有几个维度可以讨论。
第一点:出海,需要国际视线。第一得有一个国际的视角去知道当地的用户习惯、特定区域的时尚趋势、法规、风俗文化等。
第二点:要有更多的创造性。譬如怎么样通过一些玩法的结合,符合当地时尚趋势,符合全球时尚趋势,去塑造一个更新颖的玩法。
第三点:联动用户增长和商业化变现团队之间的协作,不再各自为营。商品要看长期留存、看收购、看增长,两个团队的紧密配合是根基。
第四点:积极灵活应付变化。当广告生态或市场趋势产生变化时可以积极改变。
成功的商品也有几个维度:
第一,商品要符合发行市场的时尚趋势,贴适用户属性和爱好,知道 谷歌 Play,iOS 等在当地的政策;
第二,借用合伙人的力量,通过较为成熟的商业化平台,以降低前期职员和本钱投入的方法迅速打开国外市场;
第三,假如有肯定人力和资源储备,可以多测试,为商品进行数据积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主动。
品玩:现在什么种类的游戏出海比较多,进步最好?
答:按收入来讲,中国出海游戏开发者非常大一部分都是做SLG的。中国厂家在特定市场、特定品类的角逐已呈白热化,所以大家建议尝试一些新的品类,或许会帮助大伙减轻前期的负担,提升商品成功几率。
品玩:国内游戏行业与海外游戏行业存在什么异同?将来的方向在哪儿?
答:通过过往接触过的不相同种类型的开发者,包含游戏或非游戏开发者,第一感觉到现阶段国内外游戏行业差异正在渐渐缩小。但在一些方面,还是有的不同可以探讨研究,比如:
在创作层面,国内开发者在游戏品类上还比较集中,SLG、RPG 等是激烈的红海,可以尝试突破更多品类;
在商业化层面,国内开发者对商业化模式的选择相对守旧,而国外一些重内购的游戏都在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符合商品属性的多样化商业化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收入;
在出海市场层面,美国、欧洲、日韩等Tier-1市场饱和度高、前期投入会更难。国内开发者可以积极探索多元的新兴市场,在前期积累肯定的数据和资本。
|“手机游戏玩家增长仍在继续,探寻更高效的商业化和拓客办法也火烧眉毛”
品玩:你们如何看待目前的游戏市场和游戏广告业务的进步态势?行业是不是正在下行?
答:行业一直处在持续的进步和变化之中。宏观经济趋势,广告市场的疲软,都会对行业产生肯定影响。尤其是游戏行业是一个角逐激烈、迅速变化的市场,且头部效应愈加明显,所以行业共识也认可出海是开发者转型或长期进步的大方向。
在我看来,还是对整体进步维持乐观的。第一,手机端游戏比其他平台提供了更多的潜在用户。依据大家今年的 《Unity 2023 游戏行业报告》,2022 年几乎所有规模的工作室都加紧了手机端的游戏制作,将大创意带到小屏幕上。
除此之外,IAA(应用内广告) 和 IAP (应用内购买)已经日渐成为主流。游戏全球日活跃用户中位数增长了 8%,而付费活跃用户的比率自 2021 年以来降低了 2%。表明愈加多的人在玩手机端游戏,模式上相对于收费和订阅,更偏好内购和广告。可以看到,将内购和广告结合起来,也就是“混合变现”,是有效提高收益的商业化方案。
手机游戏玩家的增长仍在继续,但更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意味着开发者需要愈加知道怎么样从不同用户群体中获利。因此找到更高效、更靠谱、兼顾收益与口碑的商业化和拓客办法,对出海和所有开发者来讲都至关要紧。
品玩:提到 Unity,大伙第一时间还是会想到这是一个和游戏强绑定的品牌,你期望“出圈”吗?
答:虽然 Unity 是在游戏行业中成长起来的,但其实大家在为各行各业的内容创作者提供解决方法。以 Unity Grow 为例,大家在帮助不少驰名品牌推进用户和收入增长,譬如社交类应用 Bumble 和全球餐饮巨头麦当劳;Unity Create 也是这样,已经在汽车、文旅、城市基建、工业制造等非游戏范围被广泛使用,不只赋能了香港机场、上海地铁17号线、北京冬奥会冰球场馆等大型数字孪生项目,也帮助了包含梅赛德斯奔驰、蔚来、小鹏、理想等海量国内外汽车生产厂家塑造汽车智能座舱。
品玩:伴随国内市场的飞速发展,Unity Grow 业务会面临什么机会和挑战?
答:第一,大家期望赋能所有些内容创作者达成愿景,这一点在近十年的进步后大家在游戏范围已经非常成熟,在非游戏范围也非常看好将来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然后还是期望通过大家的行业经验和全球化视线,与当地很专业的支持团队,帮助国内开发者更深入准确地解析政策,调整方案,达成更好地增长和长期进步。将国际的顶尖技术和深入的当地化顾客运营充分结合起来,这也是我看到的潜力所在。


原文始发于公众号(品玩Global):对话Unity祁凯:中国游戏出海加速,更多人紧盯小屏幕上的大机会